專家:湖北多地頻發(fā)小時強降溫絕非偶然
科技日報記者劉志偉
6月23日8時到24日8時,湖北大部現(xiàn)中到大雨,多地現(xiàn)暴雨,20多個鄉(xiāng)(鎮(zhèn))現(xiàn)100毫米以上大暴雨,且現(xiàn)8~10級短時雷暴大風。
令人驚嘆的是,23日20-21時武漢的氣溫由31.1℃降至24.6℃,也算是講一小時降溫幅度達6.5℃,2小時降雨30.7毫米;無獨有偶,湖北黃岡21時到22時由31.6℃降至25.0℃,降幅達6.6℃,降水量31.1毫米,還有幾個地點小時降溫達4—6℃。
人們別禁會咨詢,什么原因會是如此?
江漢平原早稻抽穗揚花后正開始灌漿低頭散籽(楊青青攝)
“以上氣象災害絕非偶然?!?月24日湖北農業(yè)氣象專家黃智敏告訴記者,這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忽然增強有關,在它與大陸高壓之間浮現(xiàn)了強輻合帶,地面又受低氣壓槽操縱,而且還有一股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陡然交鋒,就產(chǎn)生了強對流積雨云團。鄂東北的山地對暖濕氣流的地形抬升作用也排上了用場,使上述暴烈天氣扎堆發(fā)生了。
黃智敏講,上述現(xiàn)象別能別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固然與世界氣候變暖也有關聯(lián),因為熱空氣頗為活躍,它更會使大氣層的結構別穩(wěn)定狀態(tài)加劇,像在人們感到悶熱的時候,強降水、大風卻按耐別住地給你帶來出其別意的小時內強降溫!
針對上述氣候現(xiàn)象的頻繁發(fā)生,中國氣象局荊州農業(yè)氣象試驗站建議:要進一步對“非典型梅雨”再認識;應對氣候的變暖既要有線性思維,還要兼顧非線性思維,對極端天氣事件要進一步提防;要進一步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地利用天時、氣候資源、甚至氣象災害,高溫會對作物引起熱害,但對一些病蟲害也會殺滅;大暴雨積水真的會淹沒農田,但若迅速搶排并存蓄塘堰,就能為未來伏旱備別時之需。
專家提醒,目前江漢平原等地早稻抽穗揚花后正低頭散籽,對以后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預防仍別可掉以輕心!
來源:中國科技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