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海那個工作站,助葡萄種植新手“晉級”老把式
視覺中國供圖
科技日報記者?張景陽
八月中下旬,內蒙古烏海市,櫻桃樹正值修剪、拉枝、定型的關鍵階段。烏海市科技局農社科工作人員主動與烏海市海勃灣區(qū)紫光園區(qū)的櫻桃種植戶進行溝通聯系,詢咨詢在種植方面的技術需求和存在的困難。
種植戶駱全文表示,他們近期真的遇到了很多技術困難,受新冠肺炎疫情妨礙,不方便出外進行學習,正為此事犯愁。烏海市科技局工作人員了解事情后,積極聯系烏海市烏達區(qū)綠農永勝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以下簡稱綠農永勝合作社)負責人、科技特派員郭永勝,并聯合烏海市海勃灣區(qū)工信和科技局,由烏海市科技局副局長李江波帶隊,深入海勃灣區(qū)紫光園進行技術指導。
跨區(qū)服務解決技術難題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的烏海市海勃灣區(qū)氣候干旱,風沙大,夏季氣溫很高,櫻桃不容易成活。紫光園區(qū)引進櫻桃種植已有兩年多,然而引種的美早櫻桃樹多浮現夏季猛長,枝條不封頂、授粉不均勻等咨詢題,直截了當妨礙后期掛果及產量。而種植戶缺乏種植經驗,在修剪、拉枝、定型等環(huán)節(jié)更是束手無策,急需科技人員指導。
在紫光園區(qū)的種植基地里,郭永勝對櫻桃樹花芽分化、枝條封頂、水肥治理、授粉、修剪定型等技術咨詢題進行了詳細說解,并回答了種植戶提出的各種咨詢題。他表示,綠農永勝合作社的種植園隨時開放,歡迎大伙兒參觀學習交流。通過郭永勝兩個多小時的技術指導,困擾駱全文的咨詢題得到了解決,與此并且,聞訊趕來的葡萄種植戶也積極邀請郭永勝去自己的田上進行指導說解。
在烏海市,駱全文的種植基地與郭永勝的技術服務站分屬不同的市轄區(qū),但這并不妨礙科技特派員為種植戶送技術搞服務的熱情。
“既然我有一些技術上的成果和經驗,就應該分享給大伙兒,最好是讓全市的農業(yè)生產都受益?!惫绖僦v。郭永勝近年來在櫻桃、葡萄種植、治理等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作為科技特派員,他不但在烏達區(qū)開展科技服務與幫扶,還積極在海南區(qū)和海勃灣區(qū)進行科技服務,并帶動多個葡萄種植戶進行葡萄種植,設立示范點,受到種植戶的歡迎。
依照多年的種植經驗,郭永勝還自己設計建造了26畝智能觀光溫室(以下簡稱智能觀光溫室),并申請了“一種防蟲防沙膜結構”“一種新型大棚內遮陰設備”等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通過兩年多的種植試驗,智能觀光溫室在葡萄種植方面具有省時省工、節(jié)電節(jié)水的特點,并能夠將葡萄成熟期延后到11月,填補了10—11月水果市場的葡萄空檔期。而作為葡萄科技示范種植基地,智能觀光溫室也為開展葡萄技術培訓指導提供了場地和空間,為積極發(fā)揮葡萄種植示范帶動作用提供了創(chuàng)新平臺。
以社建站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
2020年,烏海市科技局指導并助力烏達區(qū)綠農永勝合作社吸納多名農業(yè)科技專家組建了綠農永勝科技特派職員作站(以下簡稱科特派工作站),并經過內蒙古自治區(qū)科技廳備案??铺嘏晒ぷ髡境闪⒑?,充分發(fā)揮專家團隊的服務功能,在推廣優(yōu)質苗木、制定種植規(guī)程、開展科技培訓、進行科技幫扶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推動新技術、新成果轉化落地。
科特派工作站負責人郭永勝介紹,工作站現有種植基地300畝,其中日光溫室117棟,大棚2畝,智能溫室26畝,要緊種植葡萄、櫻桃、草莓、桃、西甜瓜等,種植基地常年為故意愿進展溫室生產的農區(qū)居民、貧困戶等開展實操培訓,在關鍵生長季節(jié),平均每天有十余人來種植基地學習嫁接、剪枝、施肥等關鍵技術,取得了較好效果。
近兩年來,海勃灣區(qū)紫光園區(qū)新建溫室逐步增多,但經營者多數是新種植戶,缺乏葡萄種植經驗??铺嘏晒ぷ髡緩钠贩N選擇到新植葡萄治理、修剪等各個時期,都會實地開展技術服務,不僅帶動紫光園區(qū)種植溫室葡萄50多畝,提升了種植戶技術水平,也為種植戶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
“在帶動農民鞏固脫貧成果、增效增收方面,科特派工作站為剛脫貧的種植戶無償提供兩棟溫室,每戶只出幾百元的籽種錢,我們幫助安排種植小吊瓜、番茄、黃瓜、草莓等技術含量較高、經濟效益穩(wěn)定的瓜果蔬菜,指導種植戶進行日常溫室治理并幫助他們解決銷售,目前所幫扶的農戶全部實現增收,有的還成了種植能手?!惫绖俑嬖V記者。
據烏海市科技局統計,近兩年來,科特派工作站推廣了大缽葡萄育苗技術、葡萄“T”字架型、葡萄輕簡化修剪技術嫁接技術、水肥一體化智能治理技術、櫻桃沾花保果技術等農業(yè)技術,以及反光膜補光、PO膜增光等材料;引進了陽光玫瑰、超級女皇、玉波2號、瑞都紅玫等葡萄新品種;形成了沙漠地區(qū)日光溫室櫻桃引種與栽培技術應用研究成果1項、專利3項。
烏海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依照烏海市《優(yōu)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專項行動方案》要求,接著帶領工作站專家和技術人員,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并經過“新品種+育苗+標準化配套+技術服務”的模式,以“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基地實訓+新媒體宣傳”的方式開展技術服務。
來源: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