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洪興:全國第一?從天方夜譚到極致輝煌!
原南京體院黨委書記、院長,江蘇省體育副局長,在任期間參與過5屆全運會和4屆奧運會,還參與推動江蘇申辦第十屆全運會,成為江蘇體育在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輝煌的要緊締造者之一。
舉辦全運會?在2000年之前,關于北京上海廣州之外的體育人而言,甚至都從不在思考范圍之內,因為國務院曾經明確惟獨北京上海廣州有主辦全運會的資格。于是,當時任南京體院院長的華洪興在世紀之初江蘇省體育系統(tǒng)的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出舉辦全運會的設想時,并沒有得到什么回應,因為在大伙兒看來這屬于天方夜譚!華洪興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惟獨我們南京體院的一位副院長表示贊同,大伙兒都默不作聲”。但念頭在華洪興的腦海一旦產生就可不能消失:江蘇“社會進展速度很快”,“江蘇的競技體育能不能再往前跨出一個關鍵的一步,沒有大的動作不好的”,“假如辦全運會,群眾體育、社會體育還有學校體育都能得到進展。”什么原因不能設想呢?
果然,中國經濟社會的進展超越了大多數(shù)人的預期。國務院在2001年做出了一個規(guī)定,廢除了只在北上廣三地區(qū)舉辦全運會的規(guī)定,第一次以申辦形式來決定第十屆全運會的主辦權。
這場不為人所熟知的申辦,響應者眾。華洪興回憶道——遼寧,江蘇,浙江,還有湖北等省份各自做陳述。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召集了全國各省市體育局長開會,先是聽取各省市匯報,然后無記名投票,結果只進行了一輪投票江蘇就勝出了。那個結果也算事情之中,因為江蘇一方面真的經濟社會進展水平比較高,另一方面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江蘇也真的需要一屆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來推動江蘇的體育事業(yè)再上一個臺階。此前的江蘇體育在全國屬于不上不下的位置。全國體壇的第一集團歷來算是遼寧、上海和廣東,接下來后面是北京、山東和江蘇。七屆全運會江蘇20塊金牌位列第七;第八屆全運會,江蘇24金到了第五。九屆全運會上,東道主廣東遙遙率先,江蘇一度低迷,代表團一度無比焦慮,但后半程急起直追,最終以24.5塊金牌位列第四,反倒成了是歷屆全運會金牌數(shù)最多、位置最高的一次!
十運會申辦成功了,江蘇省領導自然希望在九運會金牌榜第四的基礎上再進一位。聽起來大概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但關于江蘇體育界而言,第四升到第三是一個質的變化,意味著起碼要拿到30塊以上才能拿到金牌榜第三名。
等到分解十運會金牌指標的時候,江蘇省體育局給了南京體院26金的任務。看到那個數(shù)字,南京體院上上下下包括華洪興在內都有點懵。江蘇代表團此前參加全運會最高一屆才24.5塊金牌,現(xiàn)在南京體院一個單位要拿26塊?天方夜譚!
江蘇體育局的領導跟華洪興的交流很坦誠,“什么原因給南京體院這么多金牌指標?因為放眼江蘇,最可靠的、最有潛力的,在關鍵時候難度再大也能完成的、也最能信賴的算是南京體院。”聽到這一句話,華洪興講,“行,你有這句話我就認了!”
十運會期間,贊助商別克汽車贊助了組委會一批公務車,綠色的臨時牌照。其他團長、副團長按慣例要的是0001到0010的小號碼,華洪興要的是1111,那個潛臺詞惟獨他內心知道——金牌第一,總分第一,獎牌第一,道德風尚獎,“四個我全要!”
固然,華洪興自己也知道,表決心容易,實現(xiàn)目標并不容易!具體到十運會的備戰(zhàn)工作,南京體院有三少三高:備戰(zhàn)時刻少,明星少,優(yōu)勢項目也少;指標高、要求高、風險高。
沒有捷徑,要取得突出,只能從頭起、從頭緊、從頭抓、從頭拼!26塊金牌如何來?華洪興把四年備戰(zhàn)時刻分解成四個時期:02年算是個基礎年,要止跌回升!03年創(chuàng)新年,要有大的提升。到了第三年就要拼搏挺進,逼近目標。到2005算是決戰(zhàn)年!
南京體院占江蘇代表團40%的運動員,50%的項目數(shù),似乎65%到70%的金牌數(shù)。真的是主力軍,大本營。
原來的擊劍、羽毛球等品牌項目要最大化。比如擊劍隊就定了五塊。擊劍隊要請個外教、國外找個基地、到國際上鍛煉,我都全力保障,關鍵看工作做的好不行,訓練的好不行。
優(yōu)勢項目也要最優(yōu)化,網球、體操、跳水、自行車、花樣游泳都有實力的,指標什么原因后來超額了?這些項目都有所突破。好像不可能的項目,要把它變成可能。比如像武術。
南京體院有一項工作名聲在外:一直強調運動員的教育。這對運動員的長期成長、融入社會是有好處的。然而大賽當前、大敵當前,時刻精力怎么分配?南京體院會可不能走到老路上去,把運動員的教育先擱在一旁?
華洪興回憶道,“24小時是個常數(shù),對吧?我們也決定做出調整,統(tǒng)籌協(xié)調,學習的時刻改到晚上,四年積累下來,在不妨礙運動員學習的前提下,我們能夠獲得多出將近半年時刻的訓練時刻?!?/p>
作為配套,南京體院也爭取了一些政策上的保障。2003年對優(yōu)秀運動員、對做出貢獻的運動員在學習、職稱方面要給一些特殊政策和激勵??傊闶前堰\動員和教練提到一個重要中心的位置,要來維護好,要進展好,要調動廣大教練員的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他們的聰慧才智。
2004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十運會誓師動員大會。華洪興的發(fā)言表態(tài)簡明扼要,一張紙不到。目標千辛萬苦,任務千難萬難,工作千頭萬緒,華洪興最后就概括了三句話:“十運會目標堅定不移,十運會步伐不可阻擋,十運會輝煌定能實現(xiàn)!要為南體而戰(zhàn),為江蘇而戰(zhàn),為08年北京奧運會而戰(zhàn)!”就這么幾句話,臺下所有運動員的歡呼聲幾乎能把房頂掀起來!
終于到了2005的決戰(zhàn)時間,華洪興回憶道,女花團體和個人的優(yōu)勢項目是南京體院必須要拿的。結果女花團體關鍵場次打得縮手縮腳,肖愛華和孟潔都表示壓力太大,輸不起。平時溫文爾雅的華洪興難得發(fā)火,“不放下包袱后果難以設想!”最后打到廣東冠亞軍決賽,華洪興帶了西裝準備發(fā)獎了,沒想到一度落后6劍!主教練像熱鍋上的螞蟻!沒想到孟杰連追六劍比分反超,最后肖愛華圓滿收官。奇跡發(fā)生了,但大伙兒的心臟也確實有點吃不消。
男子重劍一直是江蘇的軟肋,賽前甚至都沒有給金牌指標。但王偉新和整個男重很爭氣。把個人和團體都拿到了。擊劍隊拿下7金!一炮打響,江蘇代表團士氣大振,江蘇體育代表團就發(fā)了一個向擊劍隊學習的文件。從此以后一路凱歌。大伙兒都講那個南京體院到底不一樣,到底是主力軍,戰(zhàn)斗力非常強。開幕式旗手的榮譽自然的交給了擊劍隊,這份榮光落到“老黑馬”王偉新的頭上。
羽毛球團男團也是志在必得的項目。主教練孫志安開準備會時保證3比0拿下。華洪興沒有那么樂觀,“你們一定要做好打5盤的準備?!苯Y果團體決賽打滿五盤,戰(zhàn)至深夜,興奮人心,刻骨銘心!
賽前被華洪興寄予厚望的田徑隊也做出了重大貢獻,秦旺萍連奪三金,如此的優(yōu)秀運動員真的展現(xiàn)出了氣質、精神、能力,在關鍵時候沖得上去。
十運會戰(zhàn)至后半程,江蘇代表團在金牌榜上遙遙率先,南京體院的金牌任務也已完成,社會上有一種講法“是不是要放一放?”華洪興只講了一句話:能拿的、該拿的金牌,全要!因為這關系到運動員、教練員的待遇,是大事!江蘇代表團最終榮獲金牌56枚、銀牌38枚、銅牌42枚!南京體院貢獻值過半!順利完成任務!
欣喜之余,華洪興也有不小的遺憾——江蘇男排和金牌擦肩而過。九運會之前江蘇男排狀態(tài)低迷,一度有人建議要解散重組,華洪興蹲點江蘇男排抓訓練抓隊伍,最終在九運會拿了冠軍。到了十運會,江蘇男排半決賽贏了解放軍,結果決賽中率先上海的事情下沒有把握得住,太惋惜了。
抓訓練不僅僅是在訓練場,華洪興的一大感覺算是加強黨的建設,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和戰(zhàn)斗堡壘作用。在十運會周期里面,華洪興進展了58名運動員黨員,“支部建在隊上”。十運會上奪得金牌的黨員大約有60多人?!氨O冉逃弊坑谐尚?,也促進運動員在全運會出色發(fā)揮,以多拿金牌來體現(xiàn)共產黨的先進性。
距離十運會差不多過去了20年,全運會在中國體育的地位也多有爭論,華洪興的態(tài)度很明確,“只要有奧林匹克運動在,建國以來的舉國體制就不能廢棄,應該要堅持和完善,搞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符合中國體育進展的強國之路。既然爭勝負就要爭金牌。所以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的、天經地義的。不能簡單講有金牌算是不對,要金牌,只只是不再‘唯金牌’唯”。沒有金牌了就沒有競爭,沒有第一,體育不也缺乏了精彩?”
來源:體壇網